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心语

交流丨张晖:拓展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拓展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 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体现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话语上的垄断,更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文化根源和物质基础,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人民群众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新中国的缔造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和深入推进,根本密码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的价值原点和逻辑主线,五大特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4亿多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所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基于“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着力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心系民生,着眼于人的生存发展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使命;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坚持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伟大情怀。

  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对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文化对于现代化的作用也是把“双刃剑”,文化能否正向推动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文化的特质禀赋及其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是否相适应。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相较于其他世界古代文明,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滋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秉持批判性继承的科学态度,在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并以从中萃取的独特智慧和历史自信构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使人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历程中,物质基础是首要的,是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物质文明发展进步。近代以来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更不可能建成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

《社会科学报》总第1831期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