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心语

“你问我答”第三期丨武晋: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


作答人:武晋

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今日问题: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

解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现代化范式,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已经内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目标与鲜明特征。从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层面理解二者之间的强关联逻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共同富裕是一个超大规模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选择。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现实就是人口规模巨大与资源禀赋有限,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复制先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历程。概括地讲,中国要立基于自身的资源条件满足14亿人口——相当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人口总和的规模,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现代化富足生活的追求,只能寄托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在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创、共建、共享中实现现代化。即,以人力资源优势充分调动、社会活力充分迸发为显著特色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人口大国完成现代化跃迁唯一可能的方式。

共同富裕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道义正当性的必然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背后隐含的重大关切就是任何一种现代化模式都要把普惠性的民生改善作为绩效目标,否则将会因道义不正当性丧失民众信任,进而威胁国家政权稳定。富民、安民、惠民的共同富裕实践,向上传承着天下大同的精神哲学,向下勾沉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奋斗史,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义性的必然要求。

共同富裕是以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引导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内在取向。国家治理体系源于现代化道路探索经验,又规范着现代化战略的制度选择与价值旨归。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取得的现代化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因市场发育和全球化扩张的二重影响,国内分化格局逐渐形成并固化,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弊端凸显。我们要破解这些现代化衍生的痼疾,就需要将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系列制度安排嵌入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为代表的共同富裕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经验的调整,是在长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群众新的诉求的内在取向。